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泻下剂。具有泻热逐水之功效。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症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伴见短气烦躁,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热,舌红,苔黄腻或兼水滑,脉沉紧或沉迟有力。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肝脓肿、渗出性胸膜炎、胆囊炎等属于水热互结者。

歌诀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擅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专长。

组成

大黄(去皮)六两(10g),芒硝一升(10g),甘遂一钱匕(1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水煎,溶芒硝,冲甘遂末服。

2、古代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功用

泻热逐水。

主治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伴见短气烦躁,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热,舌红,苔黄腻或兼水滑,脉沉紧或沉迟有力。

方义

本方证因表证未解而误下,或因误下而邪气内陷,热邪与水饮搏结于胸膈所致,为大结胸证。水热内结,气不得通,轻则但见心下硬满而痛,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邪热与水饮互结,津液不得上承,故舌燥口渴;此时燥热已累及阳明,但因水热互结,故只表现为“日晡小有潮热”;因邪盛而正不虚,故脉沉紧,按之有力。本证水热内结,故当泻热逐水。方中甘遂善攻逐水饮,泻热破结,为君药。大黄、芒硝荡涤肠胃,泻结泄热,润燥软坚,为臣佐之用。

配伍特点

本方为治疗水热互结之大结胸证的代表方。以心下硬满而痛不可近,苔黄舌燥,脉沉为辨证要点

运用

1、本方为治疗大结胸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疼痛,拒按,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苔黄,脉沉而有力为辨证要点。

2、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肝脓疡、渗出性胸膜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属于水热互结者。

使用注意

本方煎煮大黄先煮,乃取其“治上者治宜缓”,此煎煮方法与大承气汤有别,应注意区分。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本方与大承气汤虽同为寒下峻剂,都用大黄、芒硝以泻热攻下,但二方主治证之病因、病位不同,故其配伍及用法均有差异。尤怡在《伤寒贯珠集》中曾说:“大陷胸与大承气汤其用有心下、胃中之分。以愚观之,仲景所云心下者,正胃之谓,所云胃中者,正大小肠之谓也。胃为都会,水谷并居,清浊未分,邪气入之,夹痰杂食,相结不解,则成结胸。大小肠者,精华已去,糟粕独居,邪气人之,但与秽物结成燥粪而已。大承气专主肠中燥粪,大陷胸并主心下水食;燥粪在肠,必借推逐之力,故须枳、朴;水饮在胃,必兼破饮之长,故用甘遂。且大承气先煮枳、朴,而后纳大黄,大陷胸先煮大黄而后内诸药。夫治上者制宜缓,治下者制宜急,而大黄生则行速,熟则行迟,盖即一物,而其用又不同如此。”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2、方论选录

《成方便读》:“治太阳表邪不解而反下之,热陷于里,其人素有水饮停胸,以致水热互结心下,满而硬痛,手不可近,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成结胸胃实之证。以甘遂之行水直达所结之处,而破其辟囊;大黄荡涤邪热;芒硝咸润软坚。三者皆峻下之品,非表邪尽除、内有水热互结者,不可用之。”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159.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午2:09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午2:10

相关推荐

  • 天麻钩藤汤《卫生总微》

    天麻钩藤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卫生总微》卷五。具有息风止痉,解表祛风,益气平喘,开窍醒神之功效。主治因吐利,脾胃虚而生风,变慢惊。 组成 钩藤三分,天麻、蝉蜕(去土)、防风(去芦叉枝,切)、人参(去芦)、麻黄(去根节)、僵蚕(去丝嘴,炒黄)、蝎尾(去毒,炒)各半两,甘草(炙)、川芎各一分,麝香一钱(研)。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用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量大…

    2025年3月26日
    5000
  • 5款最好的安卓界面设计工具推荐

    5款优秀的安卓界面设计工具,简单实用,快Get起来吧!

    2017年4月21日
    15011
  •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症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歌诀 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组成 茯苓四两…

    2025年3月17日
    13200
  • 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和胃止呕,引水下行之功效。主治1.《金匮要略》: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2.《张氏医通》:痰饮多汗,小便不利。 歌诀 小半夏加茯苓汤,行水消痞有生姜,加桂除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 组成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用法用量 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二次温服。 功用 和胃止呕…

    2025年3月26日
    8000
  • 8招教你快速打造作品的『全栈设计感』

    你,也可以成为“UI+交互+用户体验+跨界设计”综合能力的设计师。

    2017年4月17日
    1312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