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三,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后正中线,当哑门下1寸处一穴(一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下1寸处一穴,即哑门穴下1.5寸处),第1胸椎棘突下方(陶道)及第5腰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各一穴,共3穴。最上一穴分布有第2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中间一穴分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最下一穴分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主治腰酸背楚、痉病、脊髓膜炎、腰背神经痛等。斜刺0.5-1寸。
功能作用
舒筋活络,通经止痛
定位
位于后正中线,当哑门下1寸处一穴(一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下1寸处一穴,即哑门穴下1.5寸处),第1胸椎棘突下方(陶道)及第5腰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各一穴,共3穴。
解剖
最上一穴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分布有第2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中间一穴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分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最下一穴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分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详细主治
腰酸背楚、痉病、脊髓膜炎、腰背神经痛等。
详细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针感为胀麻。艾炷灸3-5壮,或温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腰酸背楚、痉病、脊髓膜炎、腰背神经痛等。
附注
三穴皆在督脉循行线上。
相关论述
1、《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脊三,哑门穴下一寸,第一椎骨下罅中及第十七椎骨下罅中,共计三穴。各灸三壮。主治脊髓膜炎、腰背神经痛。”
2、《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脊三,奇穴。哑门穴下一寸处及第一椎下陷中与第十七椎下陷中,共三穴。针三至五分。灸三壮。主治 脊髓膜炎;亦治腰背神经痛及其它脊髓疾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