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仓穴的部位 食仓穴的定位

  食仓,经外奇穴名。出自《医经小学》。别名血门。位于上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左右旁开3寸处,即中脘穴两侧各3寸,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第7、8、9胸神经前支的外侧支和前皮支,深层有第7、8、9胸神经前支的肌支。主治妇人腹中血块、急性胃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痉挛等。直刺0.5-1.5寸。

食仓穴的部位 食仓穴的定位

  定位

位于上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左右旁开3寸处,即中脘穴两侧各3寸,左右计2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第7、8、9胸神经前支的外侧支和前皮支及腹壁浅静脉。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7、8、9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详细主治

妇人腹中血块、急性胃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痉挛等。

  详细操作

直刺0.5-1.5寸,局部沉胀感,有时放射到脐周,留针30分钟。灸5壮,或温灸10-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痉挛、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等。

 附注

1、奇穴名,《中国针灸》定位于中脘旁开3寸,与血门同位。

2、经穴别名,出《圣惠方》,即胃仓。

3、推拿穴位名。位于两颐下。《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穴道图像·穴在面者》:“食仓穴,在两颐下” 。

 相关论述

1、《医经小学》:“漏经穴法:……血门中皖傍三寸。”

2、《中国针灸学》:“中脘旁三寸。灸十五壮。主治妇人腹中血块。”

3、《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云:“食仓,奇穴。脐上四寸,外开三寸。针五至七分。灸五壮。主治妇人腹中血块;亦治急性胃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痉孪。”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101.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上午10:46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上午10:57

相关推荐

  • 升阳除湿汤

    升阳除湿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脾胃论》卷下。具有升阳益胃,除湿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 组成 甘草、大麦蘖面(如胃寒腹鸣者加)、陈皮、猪苓各三分,泽泻、益智仁、半夏、防风、羌活、神曲、柴胡、升麻各五分,苍术一钱。 用法用量 上㕮咀。作一服,水三大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同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服。 功用 升阳…

    2025年3月16日
    7800
  • 外丘穴

    外丘,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在腓骨长肌和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布有腓浅神经。主治癫狂、胸胁胀满、下肢痿痹、颈项强痛。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外,外侧,丘,丘陵。穴在小腿外侧,其处肌肉隆起如丘,故名外丘。 功能作用 疏肝理气,活络解毒。 定位 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

    2025年4月2日
    1000
  • 甲根穴的部位 甲根穴的定位

    甲根,经外奇穴名。出自《千金翼方》。位于足大趾背侧,趾甲弧影中点处取之,左右计2穴。分布有来自腓浅、深神经的趾背神经。主治卒中、七疝偏坠、常年胸痛、额窦炎、上颌窦炎、前头痛、牙痛、扁桃腺炎、睾丸炎、足大趾痛等。直刺0.1-0.2寸。  功能作用 开窍苏厥,清热泻火,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定位 位于足大趾背侧,趾甲弧影中点处取之,左右计2穴。  解剖 穴下皮肤…

    2025年3月16日
    14800
  • 世界,您好!

    欢迎使用 WordPress。这是您的第一篇文章。编辑或删除它,然后开始写作吧!

    2025年3月14日
    19910
  • 肛门耳穴

    肛门耳穴,耳穴名。别名痔核点。位于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或在与对耳轮上脚前缘相对的耳轮上,一说位于耳壳外侧面,在与对耳轮下脚下缘相平的耳轮上稍下方,即在尿道1穴至直肠下段穴连线与膀胱穴向血基点穴方向引线的交点处。主治痔疮、内痔、外痔、痔痛、肛门周围炎、肛门脓肿、肛门括约肌松弛、肛裂、肛门瘙痒、脱肛、里急后重等。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等进行刺激。 …

    2025年4月2日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