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驾驭AI”是当代打工人的必修课吗

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正让AI产品快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日常中。看着对话能力、分析能力日渐增强的AI,人们也开始相信未来会在职场中和它们相见。

那么问题就来了。

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职场的生态位究竟是人类员工的可靠伙伴,还是人类员工的竞争对手呢?

AI会消灭工作概念吗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期在博客上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看法。

在他眼中,人工智能技术先会渗透到芯片设计、供销链路等领域中,最终在各种工作环境里和人类员工并肩作战。进化后的AI不仅能无缝衔接人类员工的工作,还能根据不同的技术要求去执行特定的任务,并通过对话的方式和客户主动沟通,解答当下的工作情况。

更加炫酷的是,这些AI的主观能动性也将再度升级。未来AI会在工作中学会找其他“AI同事”帮忙,进而通过组建AI工作小组的方式帮助人类员工。

对AI技术持乐观态度的不仅有黄仁勋,还有领英的职位首席经济机遇官阿尼什·拉曼。

作为职场社交巨头,领英对职场生态走向的看法同样值得关注。

针对“AI会抢走所有人的饭碗”“AI会导致裁员潮的到来”等言论,拉曼表示AI出现后某些工作职位的确会减少,但同时某些工作的内容、职位也会增加。以今年的全球企业招聘计划为例,有高达10%的岗位在20年前根本不存在。比如AI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社媒经理等。这些岗位在过去根本不存在,它们完全是技术浪潮下的新需求。

且就宏观招聘环境而言,当前的招聘系统对学历、公司背景等概念太过看重,以至于无法客观评估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倘若将AI接入招聘系统,那么不仅招聘活动的公平性、透明度会被全面提升,那种“无偏见,以工作技能作为核心考核标准”的招聘环境也将随之到来。

总而言之,AI不会去消灭工作,它只会去改变工作、去建设一个以人才为中心的招聘环境,用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

AI时代 打工人如何“明哲保身”

领英调研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65%的职场人对自己工作方式的变化感到震惊。预计在2030年,我们所使用的工作技能有70%会发生改变。在这场由生成式AI所引领的“职场版本大更新”中,当代打工人又将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呢?

答案是保护好那些AI永远无法学会的特性。

拉曼将好奇心、创造力、同理心、沟通能力、勇气这五个人类独有的特质视作了AI无法学会、取代的核心技能。

保持好奇心和勇气,去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善用沟通能力和同理心,让自己在职场中拥有更多的社交筹码;在创造力的加持下,让自己摆脱重复造轮子的魔咒……

在AI技术的加持下,未来每个人的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都将得到极大提升。但在决策层面,AI却始终无法代替人类的生态位。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企业端为了更好地利用AI的力量、去快速响应AI反馈的结果,其对那些拥有跨领域知识的中高端人才将会越来越渴求。

在数据层面,脉脉联合创始人王倩也佐证了“人才需求高端化”这一设想。

她表示2021年的人才供需变化数值为0.32,即人才供应不足,需求大于供给;2022的人才供需变化数值为1.29,在1年的时间内翻了4倍;2023年的人才供需变化数值为2.04。人才储量的不断提升,不仅意味着企业需求的下降,更意味着企业对高端人才关注度的增加。因为这种供需端数据波动,恰恰是企业挑选优质人才升级组织能力的契机。

打工人用行动押宝未来

说完了AI对职场大环境的影响,咱们再来看看AI技术对个体员工的影响。

普华永道的调研报告指出,当下有72%的中国内地员工认为未来5年所需要的工作技能会发生重大改变;超3/4的员工认同自身工作需要专业培训;77%的中国内地员工认为自己准备好应对工作方式的改变;超80%的员工对过去一年的在岗学习机会很满意。

另外前程无忧的调研报告也指出,相比于“被取代”这一概念,有60%的职场人反而更希望AI能帮忙分担工作内容。有54%的人认为人类和AI是互补关系;37%的人认为人类和AI是伙伴关系;仅8%的人认为人类和AI是竞争关系。

这些数据反馈也让我们意识到,当下对AI持积极态度的除企业领导者、程序开发者以外,还有大量基层员工。人们对“AI进入职场”这一概念不仅不抵触,反而还十分期待它的到来。

与此同时,“我会善用技术进步”“与人交流沟通,AI暂时无法替代我”“硅基生命取代碳基生命还有很长的距离”等多种想法不仅致使人们做出了上述选择,还在各城市中创造了“AI夜校”这一新事物。

在年轻人眼中,只有没有驯服AI的人,只有那些主动站在对立面人才会被AI淘汰。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人们越来越希望自己能变成“雪花型人才”(这个词指能在企业数字化过程中,提供多领域知识、技能支持的复合型人才)去抢占未来的职场话语权。

正如脉脉联合创始人王倩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大模型时代有三种人不会被替代,他们分别是驱动技术不断迭代的人、拥有跨领域知识积累和决策能力的人、具有批判思维和真正创新能力的人。”而未来职场的生态模式,也将让每位员工向着CEO不断靠拢,去不断指挥手下的AI为自己“攻城略地”。

参考:

财联社:黄仁勋:未来“AI员工”将常态化 给企业带去增长与回报

新浪财经:领英高管:AI在改变而非消灭工作,中国企业更积极借AI出海

文汇报:普华永道最新调研:职场变革加速,企业与员工需共赴重塑之路

中国财经网:脉脉联合创始人王倩:AI时代顶级职场人一定是“雪花型”人才

中国经济新闻网:前程无忧调查显示:六成职场人不担心被AI取代

以上就是关于【“学会驾驭AI”是当代打工人的必修课吗】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至诚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2024/11/12/69269.html

Like (0)
至诚财经网的头像至诚财经网
Previous 2024 年 11 月 12 日 下午6:05
Next 2024 年 11 月 12 日 下午6:06

相关推荐

  • 美国亲手打死了自己造的“市场”神教

    美国政府勒令美国企业与欧荷日韩企业不得与华产业合作出售产品给中国,勒令美国企业不得进口中国电动汽车,这不是打“市场”的老脸吗? 耶伦不顾美国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的热烈需求,说中国电车是产能过剩了,过剩你奶奶个腿儿!连你们鼓吹的供求关系都不顾了,还谈个屁的市场?还有脸访华啊?离了市场俩字,美国还能说个啥? 把市场这个美国对外经济政治外交诉求要价的核心概念,抽空了…

    2024 年 9 月 16 日
    00
  • 75年,一个邮包翻过了多少座山,一辆摩托车送出了多少件快递

    从翻山越岭到家门口取件 快递进村为山区写下一首“抒情诗” 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永会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75载,“想要富,先修路”的号角响彻山区的山谷,一条条马路蜿蜒穿梭在绿水青山之间,这些曾经的天堑变成了通途。 75载,曾经贫困的村寨陆续撕掉了落后标签,从徒步翻山到公交车、各式小轿车的出行方式变革,从单一的集市交易到线上线下的多元购物方式,从…

    2024 年 10 月 13 日
    00
  • 卢沙野大使只是说出一个事实

    最近我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法国的一次演讲,让台湾省不少人破防。 卢沙野大使在演讲中说:“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内战还没有结束,目前在台湾的政权是中国版图中的一个叛乱政权。” 卢沙野大使其实也只是讲了实话,这也是事实。 对岸很多人因此破防,只能说明他们从来没有认真面对这个事实,沉浸在“倚美谋独”的虚幻妄想之中。 而且,这次对岸是很多所谓蓝营人士,也破防了。 这也…

    2024 年 7 月 19 日
    00
  • 喝茶!品味台湾第一老茶店,聆听振发茶行203年六代传承故事

    如果您去台湾旅行,最具怀旧情怀的城市,恐怕非台南不可。相较于岛内其他城市,台南是最早开发的地方,清康熙年间朝廷下令于台湾设一府三县,府治就设于台南市,可见台南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 说台南的历史纹理比其他地方深厚得多,除了它拥有全台湾最多的古迹、最多的庙宇,光是百年老店就超过50家,而创业于1821年(清道光元年)的振发茶行,是全台湾最老的茶行,迄今有203年…

    2024 年 10 月 29 日
    00
  • 百果园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出海印尼仍存困难

    9月4日,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果园”)对外宣布启动C端出海计划,预计今年底前开设印尼首家门店。目前,百果园的海外业务主要面向B端,此次出海印尼将开拓海外的C端市场。 此前,百果园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上半年,百果园收入为55.94亿元,同比下滑了11.1%;净利润为8850万元,同比减少66.1%。业绩下滑的同时,百果园门店…

    2024 年 9 月 10 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