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11月9日,一场名为“中国与世界”的主题论坛正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简称“中欧”)举行。而就在前一天,11月8日,中欧迎来了自己30岁生日。短短30年,中欧从全球16500余所商学院中脱颖而出,稳居全球第一阵营。
在2024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榜单中,中欧荣获全球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也是中国内地商学院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在此之前,中欧在《金融时报》全球MBA百强榜单中已连续八年位居全亚洲第一,在全球EMBA百强榜单中连续四年位居前二。
这意味着,中欧在全球管理教育领域创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品牌。
中欧上海校园内的玻璃金字塔:傍水而建,静静处理水中,寓意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东方哲理。
【“以学生为中心”】
两次选择在中欧求学的诚信行控股董事长王鸿杰,可谓中欧的“铁杆粉丝”。
2004年,创业四年的王鸿杰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管理问题,试听了几所商学院的课程后,他最终选择了中欧。“中欧教授在教学方法和课堂引导上更适合我。当时作为管理‘小白’,我在课堂上常有疑问却不敢提问。”王鸿杰回忆,一次营销课上,教授鼓励他大胆提问,告诉他“在中欧没有愚蠢的学生,只有愚蠢的教授。”这句话让他更加坚定了在中欧继续学习的决心。
1994年11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奠基典礼。
2018年,王鸿杰的公司从初创时的2000多人发展到4万多人,业务从山东本地扩展到全球,随着规模的扩大,遇到的挑战也更多。王鸿杰再次回到中欧求学。
“多年来,我从未考虑去其他商学院。”说起始终倾心于中欧的原因,王鸿杰坦言,中欧有一群智慧非凡的教授,他们能带给学生独特的管理启发;课程体系始终创新,不局限于过去的成功案例,而是不断推出新课程和案例。“这些是让我始终留在中欧,并且一直热爱中欧的原因。”
国际化的教授资源是中欧快速发展的关键引擎。目前,中欧已建成一支由120多位全球知名学者组成的世界级教授队伍,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98%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其中包括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德维尔潘,WTO前总干事拉米等来自欧洲的国际前政要,还有吴敬琏教授这样的学界和业界泰斗。从2003年开始至今,中欧全职教授已出版300多本书籍和专著,在业界公认的权威期刊上发表了400多篇论文。在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的商业经管领域,上榜人数已连续10年位居国内各院校之首。
中欧拥有一支由120多位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一流教授队伍。
中欧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和完善培养体系,开创了中国管理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个开设全日制全英文教学MBA课程;第一个开设EMBA课程;第一个与海外商学院建立学生交换项目……目前,学院已构建起MBA、金融MBA、EMBA、Global EMBA、HEMBA、DBA、PhD七大学位课程和高管教育组成的“金字塔”课程体系。高管教育不仅提供上百门公开课程,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管理层级、不同管理方向开设“定制课程”。
秉承“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中欧已经形成在三大洲五地(上海、北京、深圳,瑞士苏黎世和加纳阿克拉)办学的全球化格局,实现了“不出国也能留学”的目标。30年来,中欧培养了超过3万名校友,遍布91个国家和地区,并累计为超过26万人次的海内外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培训,他们不仅是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时代商业文明和社会责任的积极倡导者。
2024年4月13日,中欧MBA2024届学生毕业合影。
【比商业成功更高的追求】
“2010年入学中欧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欧校友总会会长李文回想起在中欧求学的时光,依然历历在目。
“中欧的学习时光是短暂的,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李文坦言,选择中欧使他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认知,增强了使命感,让他带领汇添富基金去打造行业一流的资产管理集团和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如今,汇添富的资产管理规模已从李文入读中欧时的600亿元增长到1.2万亿元。
中欧GEMBA课堂上汇聚了多个国家的企业高管,他们正在积极参与专题讨论。
“中欧入学第一课就是企业社会责任,这是比商业成功更高的追求。”自2018年起,中欧连续7年发布《中欧CSR/ESG白皮书》,每年开展“ESG”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校友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针对中欧校友影响力的调研表明,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校友比例高达84%。受访中欧校友平均每年会投入11天进行社会活动;前5%的校友,年均贡献时间超过30天。
教书育人的同时,中欧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智囊团”。2007年,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应运而生,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了重要智库作用。自2021年起,中欧的智库建设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成为国家有关部门信息直报点,持续为国家现代化治理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2023年,中欧在全国研究机构类智库中的排名上升至第二位。
2023年10月14日,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会前论坛在中欧上海校区举办。
不仅如此,中欧还成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桥梁。建院之初,中欧就派遣学生赴欧洲交换和实习,并接收来自海外的交换生。直到现在,海外学习和交换依然是中欧课程的一大特色。仅2023年,学院各课程海外模块达到约50个,覆盖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20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模块预计达100多个。
2012年,中欧发起“欧洲论坛”,10多年来在布鲁塞尔、巴黎、伦敦、苏黎世、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城市成功举办近30场,足迹遍布欧洲7个国家与地区,聚焦中欧商界普遍关切的热点话题。2015年,坐落于瑞士苏黎世湖畔的中欧苏黎世校区正式运营是学院各课程的海外模块授课基地,为研究欧洲经济和商业发展提供了前沿学习基地,是中国与欧洲企业双向交流的重要平台。
第十届中欧“欧洲论坛”布鲁塞尔会场。
【在世界舞台讲述中国故事】
“生存在成熟市场中的企业经常面临着两难抉择:是留在已有市场致力于打败竞争对手,还是开辟新市场,以摆脱耗费资源的既有竞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选择了后者,它采取与传统造车完全不同的模式……并由此摆脱了与传统汽车产品的竞争,开辟了大众潮流改装车市场……”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汽车新物种”的案例。而类似这样独具中国特色的典型案例,被搜集在中欧的“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中。
2023年案例教学法论坛。
为何要建立中国主题案例库?由于快速变化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家和在华工作的外国企业家经常要面对西方可能不存在的决策场景,对于中国情境的案例需求也与日俱增。2001年,中欧成立了案例中心,迄今为止已累计自主研发了1500多篇中国制度环境下反映中国商业情境、总结中国环境下商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案例。与此同时,中欧还筹建了“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收录规模达到3000余篇,现已成为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主题案例库。
现如今,中欧EMBA课程中,约有60%的教学案例采用的是学院自主开发的中国主题案例。同时,这些案例服务100多家国内院校,并通过与哈佛案例库、毅伟案例库和欧洲案例交流中心等世界各大案例库战略合作,使中欧自主开发的案例进入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管理课堂。
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中欧还首创了“实境教学”法,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生态,并开发设立一批海内外的实境教学基地。实境教学法创立以来授课100余次,遍布国内20个城市和国外10个国家及地区。
中欧上海校园图书馆以“环球信息资源中心”命名:四面还水,被智慧围绕,勾勒出了一个宁静典雅的学术空间。
未来的蓝图已经绘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表示,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大背景下,未来中欧将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之中;主动融入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时代之中;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中;主动融入到市场经济竞争之中;主动融入全球商学院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之中;从而融合中国与世界的教育、研究和商业实践,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
栏目主编:徐瑞哲
<!–article_adlist[
来源:作者:李蕾
]article_adlist–>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至诚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2024/11/12/68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