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即白
编辑 | 苏淮
一家靠买卖债券日进斗金的银行,现在却开始焦虑了。
作为一家头部城商行,南京银行最拿得出手的业务,竟然是债券投资。这项投资业务,为南京银行赢得了“债券之王”的美誉。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债券投资业务见顶,南京银行迫切需要新的业绩故事。
仅看2024年三季度报,前三季度南京银行仍保持了业绩双增的势头。不过,从单季度来看,南京银行业绩颠簸,并且反复横跳,业绩下行趋势明显。
业绩疲软背后,是南京银行利息收入贡献低,非息收入也主要靠债券投资带动。
具体而言,利息收入在南京银行业绩增长方面收效甚微,2024年前三季度的利息净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1.36%。前三季度,南京银行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非息收入中的债券收入带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2023年前三季度、2024年前三季度,南京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39.72亿元、19.71亿元、46.76亿元,波动巨大的债券投资业务,显然很难成为业绩稳定增长的基石。
当下,南京银行需要面对的问题是:一、非息收入增长严重依赖债券投资,并且债券投资波动大,影响整体业绩稳定性;二、在非息收入之外,尚未寻找到可靠的利息收入业绩增量,为其业绩持续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两项问题,对于仍处于上升期的南京银行而言,都是硬伤。
01
债券投资业务强势,非息收入成主业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城商行,都是收息收入占营收比重最高。作为一家头部城商行,南京银行的收入结构相当畸形,非息收入已经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一季度、前两季度、前三季度,南京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分别达到50.59%、51.13%、49.13%。可以看到,在前两个季度,非息业务是南京银行绝对的营收大头。
之所以不以放贷为主业,离不开债券投资业务的强势加持。
自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之初,南京银行就涉足债券投资。2002年,南京银行率先在城商行中成立资金业务专营服务机构——资金运营中心,当年债券现货买卖交易量即位居市场首位,成交量甚至超过四家大型银行的总和,被行业称作债券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
凭借债券业务的先发优势,南京银行先后成为首家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城商行、首批16家Shibor报价行之一、首家公开招标发行次级债券的城商行、首家进入财政部记账式国债甲类承销成员的城商行。诸多债券类业务的加持,又增强了南京银行的债券投资实力。
据相关报道,银行债券投资收益的核心,为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源媒汇统计,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末,南京银行的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分别为104.94亿元、125.34亿元、132.99亿元、144.42亿元、78.96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5.07%、15.97%、15.18%、15.27%、30.12%。仅仅在2024年上半年,南京银行的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就实现了翻倍。
债券投资利息之外,与债券投资业务营收关联甚密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是水涨船高。虽然前三季度的该项数据并未披露,但是仅2024年上半年南京银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达到42.61亿元,同比2023年上半年增长509.57%。
不过,即使由债券投资推动的非息收入凶猛,非息收入在南京银行总营收中的比重,并未有大的起色。
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虽然有所增加,表现也并不突出。2024年上半年,南京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9.74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6.03亿元有所增长,但远未达到撑起业绩增长的重任。
为了克服先天不足,南京银行开始在收息业务上“找补”,并大举发力个贷业务。
02
个人消费贷业务能否撑起半边天?
自2016年开始,南京银行就大张旗鼓地进行大零售转型。在之后的2018年、2020年,南京银行先后进行业务架构调整以及零售业务升级,并试图在个人消费贷款业务领域复制其债券投资业务的成功。
数据显示,2016年末到2024年上半年末,整整7年多,南京银行的个人贷款余额已经增长到接近5倍,消费类贷款余额增长到9倍左右。
从占比来看,2024年上半年末,南京银行的消费类贷款余额,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比重接近15%,较2016年末6.23%的占比翻了1倍多,规模增速确实是个贷业务中最突出的。
这归功于,从2015年开始,南京银行就开始布局消费金融板块,相继与度小满、乐信、京东数科等金融科技平台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南京银行的合作伙伴中,乐信披露的合作细节较多。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11月,已在美股上市的乐信与南京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声明双方将在分期购物、金融科技、电子账户以及消费金融创新产品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当时的乐信最缺的就是钱,有钱就能把业务做大,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彼时,南京银行副行长周文凯表示,2018年南京银行为100万分期乐用户提供了20亿元的信用消费资金。
彼时,微信上可以借钱发红包,也是乐信与南京银行的一大创举。
2009年春节,一些分期乐用户在“乐卡”上开通了“微信支付”功能。用户通过微信支付,使用由乐卡生成的一张南京银行储蓄卡,每笔消费都可以设置交易分期数,分期期数最多可达36期。
然而,虽然南京银行与乐信合作较早,但是如今乐信的业务已经做大,与乐信合作的放款机构就有十几家,南京银行只是其中之一。并且由于贷款不良率攀升等因素,乐信等金融科技平台开始收紧放贷规模,
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乐信完成贷款发放511亿元,环比下降约12%;贷款余额1152亿元,环比下降5.2%。
贷款规模下滑,业绩也跟着下滑。2024年上半年,乐信持续增收不增利,仅实现净利润4.28亿元,同比下降37.33%。
除了乐信,南京银行押宝的几家金融科技公司,助贷业务规模都在大幅下滑。
其中,2023年度小满实现营收18.10亿元,同比下降37.54%;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70.84%。2024年二季度,与京东消费金融业务关联的京东盛际小贷,也亏损了接近1.4亿元。目前,只有花呗比较坚挺。不过花呗与南京银行合作“随处花”业务才刚刚开始,目前还处于灰度测试阶段。
即便搭上百度、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亦也难以让南京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腾飞。
除了规模增长遇到瓶颈,在展业合规方面,南京银行也受到连累。
据黑猫投诉网,目前与南京银行关联的分期乐、度小满、京东分分卡等平台贷款投诉高企,涉及变相收取高额利息、暴力催收、还款渠道混乱、退款未到账、被收取分期服务费、泄露客户信息等。
在合作助贷模式之外,南京银行已经布局自营消金业务。2022年南京银行完成对苏宁消金的收购,之后将苏宁消金改名为“南银法巴消金”。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南京银行对南银法巴消金的持股比例为64.16%。
这几年,南银法巴消金的业绩数据也一直在增长。2023年、2024年上半年,南银法巴消金分别实现净利润1.11亿元、0.72亿元。
目前,南银法巴消金与头部的银行系消金平台招联消金、兴业消金、杭银消金仍有一段距离。2024年前三季度,消金一哥招联消金的营业收入接近百亿,是南银法巴消金的5倍左右,资产规模是南银法巴的3倍多。各家银行系消金公司业务规模差距巨大,也意味着南京银行在消金业务方面确实有潜力可挖。
背水一战,南京银行已在个人消费贷领域铺垫近十年,虽然业绩增长已有迹象,但业绩增量的齿轮尚未真正转动起来。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以上就是关于【迷失的债券大王:南京银行,全网放贷】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至诚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2024/11/04/6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