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无声,司法有情。一直以来,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公正司法的原则,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特殊困难群体利益的保护,让这些特殊人群享受到比正常人更贴心的诉讼服务,向他们传递着司法的温度和人文关怀。
近日,鄠邑区人民法院大王法庭张丹萍法官审理了一起当事人双方均为聋哑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为充分保障特殊群体的诉讼权利,张法官放慢了节奏,进行了一场“纸上”庭审,以“如我在诉”的理念让公正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基本案情
顾淳与李薇系同事关系,2021年,李薇向顾淳借款两万余元,由于两人都是聋哑人,在此前的相处中通过微信聊天互诉心声,顾淳便毫不犹豫的将钱借给李薇。但到了还款时间,李薇却不断推诿,无奈之下,顾淳将李薇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聋哑人‘听不见、道不出’的实际情况导致庭审交流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我们会竭力保障他们‘说话’的权利。”庭审当天,张法官并未着急进入正式开庭程序,而是通过手机打字的形式与原告进行庭前沟通,结合我院要素式表格起诉状的填写要求,详细询问顾淳填写的起诉状中的细节之处,并细致解答顾淳关于被告不参加庭审如何处理、如何申请强制执行等问题。
庭审中,张法官尽可能地放缓庭审节奏,通过电脑、手机打字结合的方式,温和的询问案情,耐心的解释法律术语,仔细观察当事人的表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法庭上,没有平日里的唇枪舌剑、剑拔弩张,更多的是无声倾诉的真诚和温情。顾淳跟随张法官的屏幕,手写下每一个法庭调查问题的答案。庭审结束后,顾淳在手机上打出“谢谢”两字,微笑着向张法官竖起了大拇指,表达着无声的感谢。
现本案已全部审理终结,法庭依据顾淳提交的证据支持了其部分诉求。判决书送达时,张法官本着化解矛盾纠纷的宗旨,再次通过微信向顾淳进行了释法明理,并认真进行判后答疑。
“张法官,谢谢你,我有限的语言难以表示我的感谢之情,只能再次说声谢谢了。”答疑后,顾淳通过微信向张法官表达了谢意。(文中均系化名)
作者| 白秋月
编辑| 李娟
审核| 姚启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至诚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2024/10/26/5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