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协作机器人意义非同小可

承蒙好友“五月”准许,特转载他写的《低端协作机器人》:

===================================

说道“自动化”,我最近关注了一段时间“低端”协作机器人。例如焊接机器人/机械手。它不是什么新东西,出现几十年了。现在中国企业的创新是给机械手/机器人加了一个摄像头,应用智能视觉识别系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门类。它的特点是:

1. 摄像头+AI视觉识别软件,能够自动识别需要焊接的地方

2. 自带的软件能够自动识别工件,1秒钟形成工件的3D图样。操作工可以在屏幕上用笔/鼠标划出焊接路径,软件自动生成机械手的焊接走位方案

3. 工件可以随意摆放,机械手能自动定位焊接路线。每次上料不需要用夹具精准固定,放在大概的位置上就可以。同理,机械手的安装也不用精准固定

4. 还可以用“示教”的方式。用手抓住机械手,顺着焊缝走一遍。机械手能自动“理解”需要焊接的部位,自动生成走位方案

5. 机械手可以装在一部小车上。围绕超大型工件转悠,焊接应该焊接的地方,例如船用的大型钢结构。机械手/机器人自动指挥小车围绕钢结构走动,焊接

6. 自动焊接机械手/机器人的成本只要几万块,人民币

仔细想一想,传统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来自对精度的要求。因为机器人/机械手只能被动地按照规划好的空间定位、路径运行,工件固定精度非常重要,机械手的运动精度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机械手/机器人工作的前提是建立在足够的重复精度上。否则工件放置精度出问题,机械手运动精度出问题,机械手无法定位到工作区,机械手的加工任务自然无法完成。

重复精度对机器人的“关节”等部件要求极高。其中的精密部件减速机一直是困扰中国工业的卡脖子问题。精度上去了,载荷就不容易增加。载荷和精度都上去了,机械疲劳影响重复精度怎么办?误差积累了怎么办?如何消除积累误差维持精度?这些都是德日美几国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完全无法超车。重复精度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最核心的关键。人类的手脚虽然精度不高,但是人类工作的可重复精度远远超过机器,因为人类会通过手眼协调自动调整手脚的位置,而传统机器人的所有位置、轨迹都是预设不可改变的。因此,代替工人的传统机器人往往卡在重复精度这道坎。能够实现要求的机器人代价就是昂贵的高精度夹具、高精度减速机、高精度传动系统、高精度电机等等。

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

AI视觉识别算法+高清摄像头+机械手动态调整算法

用这个模式实现可重复精度,它模仿的是人类的手眼协调模式。只要给定目标位置,高清摄像头+AI不断给机械手发出位置调节指令。机械手用每秒调节数次的频率调节位置,实现重复定位和规定轨迹。这种模式对机械手的运动系统的精度要求低了几个数量级,不但不需要高精度减速机,甚至有的方案干脆用皮带传动,实现成本上的毁灭性降低。

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式成本非常低:

高清摄像头,百元人民币级别;

算法软件,只要你买机械手,算法软件免费(中国特色,汗,瀑布汗);

机械手,不需要昂贵而中国被卡脖子的精密减速机和各类精密传动系统,精密电机系统,精密误差矫正系统,仅仅是普通款差不多的国产便宜减速机,精度还凑合的传动,便宜的电机即可。甚至最便宜的皮带传动也有人敢用,你敢信?

这种方案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廉价机器人可以大量替代“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工作。

以往动辄几十万一套的机器人只有汽车等资金密集型、极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才能用得起。它们才能通过高利润和高产量来回收投资。在一套价格低至几千元,高不过几万元的“智能协作机器人”面前,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应用机器人来代替操作工。它们统称为协作机器人。目前我看到、听到的应用包括:

1. 焊接机器人

2. 上下料机器人,包括冲压车间,注塑车间,钢铁,玩具,电子,电器,家具,陶瓷,服装,流水线等

3. 装卸码垛机器人,从货车上卸货(纸箱,水泥包,粮食包等),给货车装车,车间的成品码垛

4. 质检机器人,结合AI视觉质检方案,实现生产线上的目检

几千元至几万元一台的协作机器人,已经开始影响了制造业的迁徙和分布。

一个小案例:江浙家庭小厂特别多,例如小五金厂,小冲压件厂。它们往往只生产单一产品,靠极致的成本控制维持生存。夫妻两个雇几个、十几个操作工。老板负责技术和商务,老板娘负责记账收钱给工人做饭。显然,这种小厂的未来应该是被越南印度淘汰。然而,廉价协作机器人进入工业后,有老板干脆用机器人代替所有操作工。整个小厂变成只有夫妻两个和几十台协作机器人。中国在经历一轮工业化之后,似乎又回到了新型“小农经济”。

二亩地,机器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

======================================

“五月”兄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

中国经济植根于中国的制造业,中国制造业遍布整个供应链,其中包括正在攻关的高端,更有“打螺丝”的低端。

年轻人正在逃离打螺丝。这不怪年轻人。谁都不喜欢没有上升空间的工作。曾经有一个时候,血汗工厂或者到建筑工地搬砖就是逃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最现实出路,现在的人们不愿意再吃这样的苦,这是进步。没苦硬吃不是美德,有老可啃是这一代年轻人的福报。

但没人打螺丝了,出现两个问题:

1、工作机会在哪里?

2、螺丝谁来打?

打螺丝行业不能放弃,片面的制造业高端化是容易走歪的路。供应链需要向上延伸,但基底不能丢,欧美供应链悬浮化的老路中国不能走。一直在说机械化、自动化、AI化是打螺丝行业的出路,但如何做是一个问题。

传统机器人高大上,中国在努力攻关,但一些精密又高可靠的部件还是大量依赖进口。欧美的领先行业也是赶出来的,不是躺出来的。他们进步慢了,但历史积累还在。但是正如“五月”兄指出的,高可靠、高重复精度是有代价的,更是有门槛的。

但是,上帝关上一扇门,总是打开一扇窗。

在自控里,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概念。

开环控制就是“看准了方向,然后闭眼往前走”。只要方向看得准,初始走向准确,走几步路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是走得远,就难免走岔。

闭环控制就是“边看边走”。不光开始要看准,然后边走边看,有偏差了随时调整。这样,走几步路没问题,走长路也没问题。而且路可以不直不平,只要能看得见,就能跟得上。关键是要:

1、有看路的手段

2、会调整脚步

用自控术语,前者是传感器,后者是控制律。

显然,闭环之后,对每一步的精确度要求大为降低,反正可以随时纠偏。系统的复杂性换来的是部件精度要求的降低,在传感器、控制器(实现控制律的装置)成本降低的情况下,系统成本是降低的。这正是协作机器人的威力之所在。这差不多是炮弹变导弹的意思,只是变成的是价廉物美的巡飞弹,量大管饱,尽管可劲造。

机器人闭环的想法很简单,不简单的地方在于实现。这正是中国供应链发威的地方。就协作机器人而言,手机工业高度发达了,高分辨力微信摄像头根本不是个事。AI和图像识别发达了,控制器也不是个事,算力要求没有那么高,这里用的芯片估计90纳米足够。一般性的执行机构(各种电动机、传统机构、电液机构甚至皮带等)也不成问题。

AI和图像识别好比衣服。始祖鸟的防雨羽绒衣可以12000元一件,但街头小店里没牌子但看着挺像一回事、穿着也挺暖和的羽绒衣可能只有百把块钱一件。OpenAI用了25000块A100卡才实现ChatGPT4,但专用AI加上优化的算法可以用低得多的算力实现。尤其是将边缘计算与公共云相结合后,在用户端的计算简单、快捷、可靠,上传到公共云的关键数据(既可以是原数据,也可以是数据融合后的整合数据)和从公共云下传的指令数据(既可以是具体指令,也可以是模型更新)补充了“不够聪明”的边缘数据。

这些AI、云计算时代的“新概念”其实在自控世界里已经用了几十年了,集散控制(Total Distributed Control或者递阶控制(hierarchical control)就是例子,集散控制是从计算机硬件软件层面来考虑这个问题的,递阶控制是从数学控制理论来考虑这个问题的。更早还有监督控制(supervisory control),集中的中央控制计算机指挥低阶的PID控制器,在架构上就是公共云-边界计算的意思。

不同的是,现在这些东西从云端走入田头,接上地气了。

这是需求端和供应端“对上眼”的结果。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最完备的供应链,最强的科技力量之一,最充足的投资来源之一,这成为低端机器人的热土。现在也是唯一的低端机器人热土。

韩国据说有世界上最高的机器人应用率(应该是以机器人数量与劳动力数量之比来衡量的),但韩国机器人还是传统思路,韩国制造业也在高端化。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机器人设计和制造并不占世界前列,发那科、ABB、库卡等都没有“韩国血统”。

中国正在机器人世界攻城略地。库卡已经“姓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新松也进入世界前10。重要的是,现在这些“野路子”低端机器人席地而来,很可能重演中国钢铁“淹没世界”的大戏,从低端、低价、海量做起,然后“农村包围城市”。中国光伏、中国电车、中国风电也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过去常有人说,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实际上中国制造在“由大而强”。这是坚实的、不可逆转的成长,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科技战越来越把自己关进小院高墙,而不是把中国堵进小院高墙。

这样的制造业低端机器人肯定会从机电制造“蔓延”出来,美妆睫毛的制造已经在用类似的装备了,服装、家具制造还会远吗?

另一个赛道是人形机器人。这将在服务、护理、快递更加需要面对公众的场合大展身手。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和年轻人不愿意做“伺候人”的工作,人形机器人将大量用于护理工作。不仅护理老人,“带小孩”可能也会部分用人形机器人,它们陪着孩子背九九表和唐诗有无穷无尽的耐心。

人形机器人不仅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也便于利用众多原本为人类而设计的设施。比如说,爬楼梯机器人是有的,但人形机器人爬楼梯更加轻松愉快。泰山陪爬都可以用人形机器人,一家出门,老公骑在王楚然头上,老婆骑在杨洋头上,儿子骑在孙悟空头上,奶奶骑在靳东头上,大家其乐融融。换个陈道明骑骑,过把骑在皇帝头上的瘾也容易;或者弄个刘晓庆骑骑,她反正背人有经验了。但谁都会想骑骑国足那帮家伙,没准还会不顾风度地撒一泡尿,在国足人形机器人的后颈项处可能需要内藏式热风机,否则下来的时候不好看,技术上没难度嘛。

低端机器人不仅解决了“谁来打螺丝”的问题,也提供了大量的编程、维修和用户端个性化工作。这些比打螺丝有意思,收入也更高,但需要有足够的资质,更要肯学习。躺平着等待苹果砸到嘴里是不行的。但作为低端机器人,门槛也不会比电动汽车更高。

以上就是关于【低端协作机器人意义非同小可】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至诚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2024/10/09/48011.html

(0)
至诚财经网的头像至诚财经网
上一篇 2024 年 10 月 9 日 上午10:33
下一篇 2024 年 10 月 9 日 上午10:34

相关推荐

  • 网红经济学家李大霄,只是想跟散户说人话

    作者 | 周艺 编辑 | 苏淮 从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上退休两个多月后,知名网红经济学家李大霄决定延迟退休,继续在证券市场上“发挥余热”。 近日,李大霄入职第三方投顾机构越声理财公司。源媒汇从越声理财官网上的投顾从业人员信息公示中看到了李大霄的信息,显示其登记时间为今年9月19日。 李大霄的证券从业之路目前来到了第三站,前两站分别是东莞证券和英大证券。…

    2024 年 9 月 25 日
    00
  • 2024独立站运营避坑指南:从一个卖家的品牌命名失误说起

    作者 | 衡之 编辑 | 刘景丰 在跨境电商的浪潮中,独立站商家们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变数和机遇。 一位商家的沙特阿拉伯“历险记”,值得引起大多数出海商家的注意。他们原本在欧美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却没想到在沙特市场上因文化差异,遭遇了意外的困境,业务一度停摆——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品牌命名和文化敏感度的深刻教训,更是一个关于新开独立站商家快速成长的案例。 随着独立站…

    2024 年 9 月 25 日
    00
  • 日本股市单日暴跌12.4%,隔天暴涨10%,危机还未解除,源头在美国

    8月5日,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的危机波动。 日本股市首当其冲,日经225指数8月5日单日大跌12.4%,创下历史上第二大跌幅。 日股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是1987年10月20日创下的。 当时是因为美股在1987年10月19日单日暴跌22.6%,这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所以连带日本股市在次日的10月20日出现14.9%的单日跌幅。 可见,日本8月5日单日暴跌1…

    2024 年 8 月 6 日
    00
  • 萝卜快跑,能带着百度狂飙?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森系 深耕无人驾驶领域11年后,百度在武汉秀了一把硬实力。 7月10日,“萝卜快跑订单疯涨”登上微博热搜,同时#萝卜快跑有望在无人驾驶网约车商业模式上实现盈利##萝卜快跑7.1公里只要4.99元#等相关新闻话题近日频频引发讨论。 具体原因,据了解,最近“萝卜快跑”在武汉市全无人订单量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单日单…

    2024 年 7 月 27 日
    00
  • 袁冉东:国企“退金令”和金融改革|经济观察

    编者按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到要深入贯彻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要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退金令”的发布并非突然之举。2023年12月1日,国资委党委推进中央企业巡视整改专项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强调,聚焦“四个领域”,即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坚决防范化…

    2024 年 7 月 28 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