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看:番茄周期,如何破局?

斑马消费 徐霁

一场红色风暴正在袭来。番茄周期,正在从巅峰行至谷底。

2023年,番茄价格高涨,全行业种植面积和制品产能迅速扩张。工业番茄的加工量,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620万吨和800万吨,预计2024年将达到1100万吨。市场正在从供需平衡切换至供大于求,番茄及制品价格显著下降。

然而,在中国最大的番茄种植和生产基地新疆昌吉,这片红色海洋,依旧波澜不惊。地里,鲜艳饱满的番茄等待采收;工厂中,番茄生产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甚至,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番茄企业中粮番茄,还在扩大加工量,实现跨周期布局。

农业周期不可避免。为了提升整个产业的抗周期能力,农户、生产企业和销售平台们,结成了一个全链条的产业联盟。

在这里,传统农业升级为数智能力,破除“看天吃饭”的固有痛点;中粮番茄,用“五位一体”来统领番茄的种业、种植、生产和销售的全流程,实现总效益的提升;同时,“外转内、大转小”策略下的C端品牌中粮屯河,正在通过淘工厂等强势渠道,走向更多人的餐桌。

这是一颗番茄的奇幻漂流,更是无数传统工厂通过创新电商直接链接广大消费者的产业升级。

番茄产业升级

一到八九月份,新疆番茄进入采收季,昌吉便成为一片红色的海洋。

昌吉,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端的冲积平原,是乌鲁木齐周边最适合农业生产的区域。这里位于神奇的北纬42度线,平均日照时长高达16个小时,昼夜温差极大,温带大陆性气候,雨水相对较少。

这种复杂的地理环境下,种植其他农作物收成一般,却格外适合番茄这种喜光、喜温类农作物的生长。

番茄原产南美洲,因产量高、营养丰富、食用方便,逐渐流行于全球,并形成了美国加州河谷、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中国的新疆、内蒙古、甘肃等三大核心产区。

其中,中国新疆昌吉,番茄种植面积大、产业布局深、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线丰富,成为产业的引领者。

世界番茄看中国,中国番茄看新疆,新疆番茄看昌吉。中国80%以上的番茄,产自黄金产区新疆;其中,昌吉番茄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25亿元。

作为土生土长的昌吉人,徐斌的生活,被番茄深刻地改变着。

过去,像徐斌这样的村民,有人种玉米和番茄,也有人种棉花和甜菜,都是小农经济,没什么太大差别。最近的一二十年,番茄产业升级,引入自动化机械种植、管理和采收,采取订单农业的销售模式,效益大幅提升。

徐斌承包了村里的2000多亩地种植番茄,平时只需要十几个人管理,全部机械采收。“如果全靠人工,起码要上百人管理,采收的时候地里乌泱泱几百人一起劳动,最后一算账,根本不挣钱”。

当地,种植玉米的亩产值大概四五百元;种番茄,1亩地扣除成本还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原来的传统农业,基本“靠天吃饭”,现在是“按天吃饭”。新农民的收成,从“秋后算账”变成“春前算账”。

徐斌回忆道,原来都是自己规划种什么番茄,自己找人采摘,用车子送到加工厂。遇到采收旺季,经常大排长队交货,等待两三天是常有的事,不仅损耗巨大,也会对番茄的新鲜度造成影响。

现在,每到年底,就与下游签订采购合同,根据需求选定品种和时间,4月底、5月初种植,7-9月根据订单的需求采收送到加工厂。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一般间隔不超过6个小时。

那么,这一切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中粮番茄转身

农业,是一个强周期性的产业。自然环境等因素外,还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往往,某个农产品行情向好,会吸引市场开启产能扩张,形成供过于求的状态,品类进入周期低谷;待产能出清过剩缓解,市场切换至供不应求,便进入周期高点,周而复始。

番茄这种国际化的大宗商品,同样如此。

中粮进入番茄产业后,曾在2009年和2013年前后的番茄产业逆周期中遭遇严峻挑战,业务亏损,甚至萌生了退出的想法。

然而,本着番茄产业不能被外资控制的想法,怀着打造“中国第一番茄品牌”的宏愿,中粮番茄最终选择了坚持。

为什么近些年中国番茄产业周期趋于平缓,或者说,番茄周期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在变小?这与中粮番茄的业务布局有关。

作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番茄公司,中粮番茄采取了“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积极布局种业,掌控番茄产业的“芯片”,避免被上游卡脖子,不断提升产业水平。

通过番茄贷等方式支持上游种植户,并锁定采购量,尽可能维持番茄种植的稳定性。徐斌介绍称,“今年番茄产量大,价格下跌了,但我们还是按去年的合同价采收”。

生产环节,通过工厂的数字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番茄加工厂,拥有4条生产线,日加工新鲜番茄6000多吨,每年生产番茄酱5万吨,只需要100名工人就可以保证正常运转。

在中粮番茄的带动下,中国番茄产业的单产水平,已经与美国相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24年,番茄周期向下,价格下降。而中粮番茄的加工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200万吨提高至220万吨-250万吨,逆周期布局,为接下来的番茄周期反转做准备。

另外,中粮番茄近年推动的“外转内、大转小”升级,也在不断降低海外番茄周期的影响,并通过布局C端品牌提升业务价值。

近年,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升级,健身人群吃番茄罐头,大家喝番茄汁饮料,去火锅店也把番茄锅点成了爆款,让中粮看到了结构性的机会。

之前,中粮番茄的主要产品为番茄酱,面向B端市场,以出口为主;现在,公司B端、小B、C端业务并重,海外、国内业务共同发展,通过屯河、丁丁立鲜季、屯小厨三大品牌,推出了番茄罐头、小包装番茄酱、番茄汤料等多个产品线。

中粮糖业财报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番茄业务差异化产品结构比例在50%以上,内销占比达到41%,全渠道集体发力,其中分销网店总数较上年增长70%。

最好的农产品是地里种出来的,不是工厂产出来的。新疆独特的自然环境,生长出来的番茄,口感好、营养丰富,番茄红素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番茄毕竟是时令性产品,夏季之外,哪怕是在新疆本地,也吃不到如此美味可口高营养的番茄。

如果将新鲜番茄制成整颗或丁状的罐头,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享受美味。

现代食品工业下,番茄采摘几个小时就完成制作,氧化时间比你在菜市场买到的新鲜番茄还短。其口感差别不大,熟制的番茄罐头,营养成分比新鲜番茄还高。

为了顺应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心理,中粮番茄即将推出中国市场第一款利乐包番茄产品,用来取代传统的罐头包装。

去年以来,中粮番茄规模、业绩、盈利能力均大幅提升,国内市场和C端品牌业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淘工厂崛起

这届主力消费者可不简单。以前,大家只要吃饱喝足就行。现在,不仅要吃好,买东西必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还想要价格合理,“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主打一个性价比。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什么类型和层次的消费,产品和服务背后的情绪价值,被越来越被重视。

大家都知道番茄好吃、营养成分高,但是,仅仅剥皮这一项,不知道劝退了多少人。

如果有一种番茄,不用剥皮,开盖即食,口感接近于新鲜番茄,营养成分更高,关键是价格还不贵,你会下单吗?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这些极具性价比的优质商品的需求,阿里巴巴于2020年推出淘工厂。其核心模式M2C(工厂直达消费者),直接面向产业带的源头工厂,将产品供应给消费者。

之前,传统工厂做电商,要么就自己开网店,或者委托给电商代运营公司,有些还要寻找电商渠道的经销商。

现在,直接通过淘工厂的半托管模式,省去了开店、运营的投入,集中精力做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更精准地寻找到优质的性价比商品;电商平台则优化了买卖双方的匹配效率,再借助N元N件等创新模式,极大了提高了电商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近年,阿里巴巴坚决执行“好货好价好服务”的核心战略,彻底干掉中间环节的淘工厂,正是这个策略的集大成者。它回到了淘宝创立之初的本心,“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几年,通过深入产业带,培育一批批单品销冠王,淘工厂已经汇集了5万多家源头工厂,积累了3亿多消费者。

2024年初,淘工厂更进一步,扩充生鲜食品类目。毕竟,民以食为天,吃喝才是中国人最高频的消费场景。

最近这半年,淘工厂以发掘地方特色美食为主线,去洛川找中国最好的苹果,让来自漳州的“禁止蕉绿”水培香蕉成为社交媒体新宠,还将昌吉的番茄罐头,推成了爆款。

在淘宝上,淘工厂新疆一整颗番茄罐头的搜索指数相比今年2月增长了1389%;今年才新增生鲜食品供给的淘工厂,更是创造了日销2000多单的纪录;新疆昌吉“中粮屯河”的蕃茄丁,售出了10万+的热门爆款。因为口感好、无添加等原因,近3个月好评达100%。

如果说,淘工厂是淘系增速领涨的板块,那么,生鲜类目则是淘工厂今年的增长主力。

更重要的是,就像中粮屯河的番茄一样,淘工厂正在带领越来越多各行业的传统工厂,更便捷地走向更多用户。

这是需求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更是打开未来电商时代的一把关键钥匙。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至诚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2024/09/20/38117.html

(0)
至诚财经网的头像至诚财经网
上一篇 2024 年 9 月 20 日 下午6:23
下一篇 2024 年 9 月 20 日 下午6:23

相关推荐

  • “西安旅游三兄弟”五年半亏损17个亿,股民提起索赔

    8月23日晚,曲江文旅发布2024年半年报,报告显示,曲江文旅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11.9%,但归母净利润却为-1.87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超15倍。 无独有偶,另外两家与曲江文旅同为西安市旅游企业的西安旅游和西安饮食也陷入连续亏损状态。资料显示,这三家同为西安市曲江新区管委会作为实控人的地方国企,从2019年到2024年上半年,累计…

    2024 年 9 月 3 日
    00
  • 当前观点:6556亿国泰基金,换“帅”了!

    作者 | 姚悦 编辑|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随着空缺约4个月的总经理职位人选落定,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泰基金)年初开始重新调整的“将帅组合”对外也已清晰呈现。 国泰基金新任总经理是从第一大股东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建投)“空降”至公司的“28年金融老将”李昇;针对董事长一职,国泰基金则“内提”了“老人”——担任公司总经理超7年的…

    2024 年 8 月 9 日
    00
  • 上市农商行,买债收益飙涨

    图源:图虫 作者 | 张昕迎 编辑 |  兰烁   多家江浙地区上市农商行2024年半年报出炉。 8月27日晚间,江阴银行、苏农银行、瑞丰银行相继披露中期报告。 截至8月28日,A股10家上市农商行中,包括上述3家在内,已有6家半年报出炉,其他分别是张家港行、常熟银行、沪农商行。整体来看,6家农商行均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 值得注意的是,从已披露的中报来看,…

    2024 年 8 月 31 日
    00
  • 桃李面包,卖不动了?

    半年度业绩双降,“短保面包之王”桃李面包自2015年上市以来,还从未如此惨状。 不是用户不吃面包了,而是有了更多选择,不一定非要去超市买桃李面包。 当业绩的高速增长不再,各路投资者转头离开。巅峰时期,桃李面包市值高达450亿元,妥妥的消费白马股,如今,市值已仅剩91亿元。 最差期中成绩单 这应该是桃李面包(603866.SH)自2015年上市以来,最差的一份…

    2024 年 8 月 14 日
    00
  • 全球观察:12亿基金存款丢失?长安银行:程序合规,机构误导,已报案

    近日,一则“阳光私募12.52亿元存款丢失”话题引发热议。 有消息称,6月26日,根据长安银行两家支行提供的《账户余额明细表》,优策投资(浙江优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三只私募产品的基金专户协议存款合计超12亿元。但到了7月3日,有投资者发现,长安银行打印的账户流水凭证显示,上述协议存款仅剩下8.6万元。 从上到下依次为:优策长实、优策月月盈3号、优策长秀存…

    2024 年 9 月 3 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