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产业,和月薪三千的我有什么关系?

这两年网上有一句流行到几乎所有人都见过且看上去颇有“独立思考”味道的话:

“这和月薪3000的我有什么关系。”

很多时候,似乎这句话说出来,自己就已经“赢了”——是啊,基建搞得再好,大国重器弄出来再多,这些东西又不是我名下的,赚的钱也没有到我的账户里,这和月薪3000的我有什么关系呢?

“看看我多清醒,多能拎得清。”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说到底,“和月薪3000的我有什么关系?”这句话本质上讨论的是一个分配问题:

我贡献了多少价值,而我最终又获得了多少收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国家发展高端产业,和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

“GDP”这个词,我们已经听了很多很多年了。

简单粗暴地来理解,GDP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年之内创造的价值多少。

但这GDP具体是怎么起来的,则是另一个故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知道了,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并不是北上广深这些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而是身处内陆、和海洋相隔千万里的鄂尔多斯和克拉玛依——2022年,鄂尔多斯人均GDP为25.69万元,位列全国第一;克拉玛依人均GDP为24.4万元,位列全国第二。

鄂尔多斯人口也就200万出头,克拉玛依人口不过49万,但这两个地方的人均GDP之所以高到足以追赶英法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根本原因是:鄂尔多斯一座小城占了全国六分之一的煤炭产量,而克拉玛依2022年产油1442万吨——2022年全国的石油产量也就2亿吨。

以这两座城市所贡献的超高价值,

再配上他们超小的人口体量,

这两个城市怎么可能人均GDP不高呢?  

只是,如果我们把视角切换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我们就会发现事情的另一面:

根据鄂尔多斯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尔多斯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615元——和人均GDP相比,比值为22%。类似地,克拉玛依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305元,与人均GDP比值也是22%

从绝对数量上来看,5万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全国平均也就3.6万元,中位数才3.1万元——鄂尔多斯、克拉玛依的居民们已经比绝大多数人富裕多了。

但这个比例,其实是不科学的。

因为如果我们拿上海市作为比较,同在2022年,人均GDP为18.04万元的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却有79610元,比值达到了44%。而我所在的武汉市,人均GDP为13.7万元,也就是鄂尔多斯的一半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为58449元,只比鄂尔多斯少了不到200元——和人均GDP相比,比值为42%。

更低的人均GDP,却有相差无几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就是分配的问题。

而导致这种分配差异的核心,在于产业。

鄂尔多斯和克拉玛依的确生产了大量的煤炭、石油,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价值,但采煤、采油相关的产业链却并不在这两个城市:

煤矿里的挖掘机、重型卡车不是这里生产的,

油田上的“磕头虫”和管道也不是这里生产的,

炼油厂里的重型石化设备不是这里生产的,

生产出来的石化产品也不是在这里消费或投入再生产的……

煤炭、石油行业的产业链本来就不算是特别长,绝大多数还不在本地,这就让这两个城市在资源行业价值链上的地位也不高。煤炭和石油从这里采掘出来之后,很快就会被运走——这也就导致本地人参与这两个行业的途径变得非常狭窄且单调——除了在矿上或者油田当工人,或者从事煤炭、石油的运输、处理和贸易,几乎再无其他能与这两个宝藏行业打交道的路子了。

而少数能与煤炭、石油打交道的人,则往往成为了当地的富豪,这无疑又拉大了当地的贫富差距——这对于社会公平也是极为不利的。

而反观上海和武汉,虽然没有什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制造业却特别发达,武汉有大量与汽车、造船、电子产品有关的配套企业,上海更是造船、汽车、大飞机、石化、半导体等等行业都发展优越。这些产业的背后,是本地成百上千家配套的产业。

换句话说就是,上海和武汉的居民,如果想从汽车、造船等等行业里找一个工作或者做一门生意,那么路子简直不要太多——局长在上海、武汉的同学、朋友里,从事汽车、电气、电子行业的人很多很多。

因此,如果我们复盘过去几年中国城市人均GDP的排行榜,我们会发现上榜的无非三类玩家:

其一是鄂尔多斯、克拉玛依、榆林等等这样天生自带资源的城市;

其二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

其三就是苏州、无锡这样以制造业为立身之本的城市。

而如果换成复盘过去几年中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行榜,那么我们就会看到:

依赖资源发展的城市将遗憾退出比赛,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赛道上,国际化大都市和制造业巨头城市将势均力敌地展开竞争。

2023年中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因就是之前所说:资源行业惠及当地人的渠道实在太少了,煤炭石油被开采出来之后不久便会运走,本地人根本没有什么机会从中获利。  

国际化大都市与制造业巨头城市则不同:

前者往往聚集了互联网、金融、文化艺术、商业服务等等数不清的千行百业,这里的人有无数种行业选择:以北京为例,无论是西二旗的码农、运营、还是国贸商圈里的白领精英、抑或是朝阳酒吧里的演员、歌手……不管做什么行业,都会有人赚到钱。

我之前在北京上班的时候,一同租房子的舍友小雨就是辽宁大连人,她是一名专门为电影电视剧服务的封面海报设计师,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根据电影电视剧制作方的要求绘制相关的封面、海报等等物料——但仔细想一下,她的这份工作其实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能给的了,因为旺盛的文娱产业链真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

而后者则出产飞机、轮船、汽车等等复杂工业品,在本地催生出了从电气、电子到钢铁、机械的成千上万个配套供应商。这里的人想参与进去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大、路子不要太多。

我们这些普通中国人,绝大多数都生活在二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农村之中——并不是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如鄂尔多斯、克拉玛依一样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投胎到北上广深这种国际化大都市。

对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国人来说,让家乡越来越好,让自己越来越富的希望,基本上就只能放在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上。

所以,从宏观上来看,你说为什么要发展高端产业?为的不就是让高端产业的漫长产业链去惠及更多人吗?

高端产业对所在城市的影响

之前讲的是宏观层面上高端产业的力量,

接下来,咱们看看微观层面上高端产业里企业的力量。

上来先整一个最最极端的例子:

北京的海淀区,深圳的南山区,一个GDP破万亿,一个GDP破8000亿,这两个地方虽然都是区级的行政单位,但是经济规模上,拉到别的省份基本上属于省会级别。

原因很简单,海淀区集合了几乎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字节跳动、小米、联想、百度、新浪、快手、滴滴……基本上都扎堆在方圆不过六七公里的范围之内。南山区就更不必说了,腾讯的总部、大疆的总部都在这里。

结果就是,这两个区级单位的人均GDP直接拉爆到了40万人民币左右,北欧人民差不多也就这样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10万元人民币上下,基本也是中国最强水平了。

这就是从事高端行业的大型企业,能给本地带来的影响。

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参考价值其实不大,毕竟这些企业扎堆的背后有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基本也没有什么可复制性,它更多反映的是高端行业企业的能量。  

对我们这些生活在二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人(杭州除外)来说,指望互联网大厂搬过来基本属于做梦,中国互联网的格局也基本稳定了,不太可能再跑出什么新的超级巨头,哪怕跑出来也只会在北上广深,而不是郑州武汉。

对于我们来说,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普通的二三线城市的升级之路——那些最近几年靠高端制造业而快速崛起的城市。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安徽合肥。

2018年的时候,合肥GDP总量只有7700多亿元,人均GDP不到1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万元多一点。

这个水平,基本连二线城市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三线。

但现在,2023年的合肥GDP已经达到了12673亿元,人均GDP已经13万元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快6万元了。

这就已经稳稳占据二线,可以开始向准一线城市前进了。

套上我们之前对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理解就是:合肥创造出的价值多了60%,合肥人的收入多了50%。

这个过程,合肥仅仅花了五年时间。

以合肥的显示面板行业来说:合肥自己投入巨资和京东方合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我们之前在《大国锁钥》一书中也对此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除了京东方这个最出名的面板企业之外,合肥还引进了维信诺、康宁、彩虹、视涯科技、乐凯科技等等企业——这就很值得重视了,因为合肥布局的不是一个两个巨头企业,而是一整个显示面板产业链。

“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上,合肥投资了120个项目,投入了1550亿元,从制造面板的装备,到相关的材料、器件,再到模组、终端等等全部都有布局,合肥的产线规模已经强大到了液晶面板出货量占了全球十分之一。

对这种掌控了面板行业全产业链的行为,合肥人称之为“从沙子到整机”——整个产业链甚至都可以不出皖A的地界。

做到这个份儿上,一个城市吞掉了一整条产业链,你说合肥的GDP和人均收入咋可能不提高呢?

类似的例子,还有同在安徽、靠汽车行业崛起的芜湖。   

和省会合肥差不多,芜湖发展汽车行业的时候也是直接把产业链一起发育起来,2022年引入了127个亿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总共投了1078亿,更别提本身就是芜湖老乡的王传福布局在芜湖的比亚迪电池生产线了。

相应地,芜湖的人均GDP也从2018年的88085元变成了126648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38397元变成了46022元。

去年年底,我去湖南转了一圈,湖南株洲其实也是这样的城市——一个城市里容纳了可以说是中国最强的轨道交通产业链,从研发设计到零部件供应到整车基本都可以在株洲市区内完成。然后,株洲这么一个小城市2023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57056元——这基本上已经是武汉、合肥的收入水平了。

还有坐拥“富士康”产业链的河南郑州——郑州富士康在2020年贡献了河南省全省进出口总额的六成,贡献了郑州市进出口总额的八成。富士康到来之前郑州航空港GDP200亿出头,而2021年的时候,郑州航空港GDP已经到了1100多亿。

千万不要觉得富士康不过是一个组装代工厂,它有什么牛的?郑州的富士康和芜湖的比亚迪、株洲的中车一样都是“链主”——跟着“链主”过来的还有200多家和智能终端、消费电子有关系的企业——郑州也在努力让这些高端产业的设计、制造扎根在郑州本地,同时让河南其他城市打入配套、零部件等行业。

一个城市如果可以吞下整个一条高端的产业链,

那是真真正正能给本地人带来真金白银的。

在这个设定下,

你再去想想中国的工业门类有多齐全,

再去看看国家十四五规划里的诸多城市群,

再去看看工信部公布的那45个星罗棋布的“国家先进制造集群”。

现在,你体会到跟着国家赚大钱是什么感觉了吗?

【结尾】

除了能让更多人参与到大生意中,让更多人致富之外,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业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在提高收入的同时,还可以让普通人的成本降低,提高性价比。

举个例子:前几天,美联社想看看中国是如何补贴新能源汽车的,特意拆解了一台比亚迪海鸥汽车——结果发现,车里的零部件基本都是比亚迪自己的,内饰做工也并不差。售价1.2万美元的比亚迪海鸥,完全可以对标售价3万美元的美国电动车。

要知道,造汽车可并不是什么劳动密集行业,中国电动车的价格竞争力并不是来自于低廉的工资,而是来自于产业链的综合优势、靠的是我们完善产业链带来的规模效益。

《名为“海鸥”且小且强的中国电车给美国汽车工业带来巨大威胁》

然后,整个画面就成了这个样子:像芜湖、株洲这样的三线城市,因为发展了高端制造业,在本地建设了完善的产业链,使得本地人的收入增高,同时还拉低了产品的成本,花更少的钱,获得了更高的性价比。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这和月薪3000的我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如果你想一辈子都只能月薪3000,

那么高端制造确实和你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想过更好的生活、有更高的收入,

那么你最好祈祷中国高端制造业能大踏步发展

参考资料:

14年从千亿到万亿:合肥崛起的神奇密码是什么?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吴少龙

以上就是关于【高端产业,和月薪三千的我有什么关系?】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至诚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2024/09/19/37001.html

(0)
至诚财经网的头像至诚财经网
上一篇 2024 年 9 月 19 日 下午12:12
下一篇 2024 年 9 月 19 日 下午12:12

相关推荐

  • 东方甄选:从直播巅峰跌落,管理失序引发行业深思,未来路在何方?

    在直播产业的浩瀚星空中,顶尖主播无疑是那颗最耀眼的星辰,引领着方向,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轨迹。 东方甄选,这家从教育沃土跨界至直播蓝海的企业,似乎在转型的征途上迷失了方向标。其未能深刻把握这一核心逻辑,导致自走红以来,风波不断,负面舆情此起彼伏。若持续这样的航行轨迹,昔日累积的品牌基石恐将逐渐侵蚀,迫使东方甄选不得不另辟蹊径,踏上第三次创业的未知旅程。 深究其根…

    2024 年 7 月 19 日
    00
  • “万物皆可送”,KeeTa在香港复制懒人经济

    作者 | 唐飞 编辑 | 韦伯 近日,据媒体报道,美团在香港上线的外卖平台KeeTa将供给品类拓展到便利店类别。7-11便利店已率先入驻,但目前仅支持用户下单部分热食、零食和饮料等餐饮品类。 另据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便利店餐饮品类运营不错,KeeTa后续可能会支持便利店上线非餐商品,KeeTa也在寻求增加更多新签约商家的品类。 其实在KeeTa之前,已在香港扎…

    2024 年 8 月 5 日
    00
  • 专访投资人黄海:抖音电商增速放缓,抖音商城成败难料

    蓝鲨导读:抖音开始进入电商红海 作者 | 魏强 编辑 | 卢旭成 8月27日,拼多多发布了2024年Q2的财报数据,营收970.6亿元,同比增长96%;净利润320.1亿元,同比增长144%,创历史新高。阿里、京东阿里、京东收入增速均放缓,分别同比增长4%和1.2%,阿里净利润下滑27%。但拼多多的市值当天却暴跌28.51%,市值蒸发了500多亿美元。拼多多…

    2024 年 9 月 1 日
    00
  • 2024新茶饮深度观察:年轻人需要怎样的一杯奶茶?

    “我在小红书学健康喝奶茶”,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 在小红书,不少年轻人乐于点一杯健康奶茶,既要口感好喝,也要低卡控糖。有网友热心普及健康攻略和点单对策,表明“没奶茶不行,但追求快乐之外,也要努力兼顾健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一方面,年轻人对奶茶的热爱有增无减,新茶饮市场规模仍在稳定增长; 但另一方面,“不健康”已经超越“热量高”,成为奶茶消费时的主要纠结因…

    2024 年 8 月 2 日
    00
  • 一个补偿帮扶面临淘汰的职业出租车司机的办法

    就是让新的无人出租车运营商去补贴失去收入的原职业出租车司机:无偿赋予原司机一个多年的无人出租车单车牌照,然后让运营商每年公开竞拍租用。 1、提前登记各城市的职业出租车司机,设定门槛比如挂靠出租车公司的社保缴费年限,或其他能够证明一定年限的职业出租车司机身份的材料; 2、每个达到一定年限比如3年的职业出租车司机,自动拥有一个无人出租车单车牌照并登记入库; 3、…

    2024 年 7 月 24 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