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注:从蜂拥入市到“割肉”出局,基金投资者为何“越跌越逃”

“我决定‘割肉’了。”在市场调整的第三年,个人投资者晓晓(化名)告诉第一财经,自己决定卖出手里持有三年且亏损的那些基金产品。第一财经从业内了解到,相较于过去“深套不赎、微涨才走”,像晓晓一样选择不计成本从主动权益类市场逃离的投资者已并非个例。就数据而言,2022年前成立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最新基金份额较2021年底减少了超过6800亿份。

投资者行为的变化也体现在公募市场的规模变化中,权益类产品与债券型产品出现背向而行的距离进一步拉大。数据显示,相较于三年前权益类产品的一片火热,如今受避险资金青睐的债基份额暴增,甚至反超权益类产品4.45万亿元。

“今年以来,无论是行业数据还是我们公司的情况,都能看出投资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一位来自头部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他们已经观察到了这个变化,并根据新形势做好流动性管理和头寸管理,稳妥应对基民行为的变化。

基民正加速“割肉”

近来,关于公募基金持有人加大赎回的讨论热度,正持续升温。有观点称:“2021年买在山顶的基民,已经疯狂割肉了。”对此,第一财经随机采访了数位投资者,在这之中,有部分人表示“觉得回本无望,已经赎回了”,也有人表示“还是想回本再出”。

“以前听人家说投资‘微笑曲线’,对我来说可能更像是‘苦笑曲线’。”作为“割肉派”的一员,晓晓向记者复盘了自己的投资历程后说。而他口中的“苦笑曲线”,是指产品先经历净值的上涨,随后又下跌,净值曲线形似“倒U”形的苦笑。

需要指出的是,“微笑曲线”一般用于基金定投,例如按月定期投入资金,意在下跌的过程中不断收集便宜的筹码,使得持仓成本不断摊薄。但据晓晓称,他一般是看到了持有的赛道近期上涨而选择加仓,因此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定投。

据第一财经采访了解,部分基民选择“割肉离场”的重要原因正是公募近三年来的业绩表现。Wind数据显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已经连续收获了6个“半年阴线”,截至8月6日,该指数累计下跌39.35%。

从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下同)角度来看,以2022年以前成立的3527只(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产品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在有近三年数据的3235只产品中,3023只基金区间回报为负,占比达93.45%;其中区间“腰斩”者数量为568只。

而在2021年8月至当年底成立的292只产品中,自成立以来至8月6日的累计回报为负的产品为284只,占比超过97%;累计回报已跌去40%以上的产品达到118只之多。其中2021年8月31日成立的恒越品质生活,成立至今的累计跌幅为72.78%。去年年报显示,该基金约有近八成份额为个人投资者持有。

换言之,在本轮市场浮沉中,如果是在2021年的高位买入,大部分基金持有至今尚未回本。数据背后,是拿着真金白银进入市场上的鲜活投资者。而从数量来看,像晓晓一样选择不计成本从主动权益类市场逃离的投资者已并非个例。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2022年前成立的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最新基金份额,较2021年底减少了近6885.73亿份。记者注意到,基金赎回的速度也在加快,今年上半年的基金份额减少了1970.76亿份,同比2023年上半年增加了45%,较2022年同期则增加八成以上。

与此同时,投资者赎回叠加业绩下滑,也让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基金规模“缩水”更为明显。据第一财经统计,2021年底时,前述3527只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基金规模合计为6.09万亿元,而今年二季度末,这一数据已缩至3.28万亿元,萎缩比例超过46%。

债基规模已反超权益基

投资者行为的这番变化,也体现在公募市场的规模变化中。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突破30万亿元整数关口,达到30.71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的繁荣之下,是受避险资金青睐的债基份额出现暴增。

一方面,在发行市场,Wind数据统计,以基金成立日为口径,今年以来已有722只基金成立,合计发行规模为7207.2亿元。其中177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合计募集到近500亿元(496.98亿元),占比不到7%;而债券型基金产品的募集规模则超过80%。

这与2021年主动权益类产品一片火热的情况截然不同。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共发行了1997只产品,发行规模达2.94万亿元,其中主动权益募集规模占比超过46%,而债券型基金的比重则为25.51%。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存量市场中。在已有数据的3452只债券型基金中,有超过6成债基的基金规模实现增长。从绝对值来看,上半年基金规模增加百亿元以上的产品有23只。如广发双债添利A上半年增加最多,为365.88亿元;广发7-10年国开行A、长城短债A紧随其后,同期增加208.87亿元、182.26亿元。

“我们目前重点持营(持续营销)的也是业绩表现较为稳健输出的几只债券型产品,此外,销售渠道主推方向也随之改变了”“今年主推固收类产品,投资者对于这一类产品的需求比较大”“今年债基比较好卖”……多位在今年主攻固收类的基金公司人士告诉第一财经。

可以看到,在权益市场持续低谷的背景下,债券基金正从权益类产品手中接过“流量密码”,实现规模的大幅增长。拉长时间来看,权益基金和债基规模已经呈现相向而行的局面,后者规模已经反超。

据第一财经梳理,以一级分类来看,2021年底,权益类基金(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为8.54万亿元,比6.88万亿元的债基多1.66万亿元;而今年二季度末,债基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0.6万亿元,反超权益类基金(6.16万亿元)4.45万亿元。

为何“越跌越逃”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行业应该反思的是,为何基民会在今年不计成本斩仓出局?第一财经从多家基金公司处了解到,投资者加速赎回的情况以及不满情绪,早已经传递到公司及渠道等环节。

“我们也观察到了这个变化。”一位来自头部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以来,无论是行业数据还是我们公司的情况,都能看出投资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按照以往经验来看,基民通常会选择“深套不赎、微涨才走”,“底部割肉”的投资者比较少,但今年则有所不同。“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市场连续三年多的回调,基金净值的下挫,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于后市的信心;再叠加投资者个人一些财务安排的因素,出现了这个新的变化。”他说。

另一位权益类见长的基金公司人士与第一财经交流时称,现在流动性比较重要,投资者当前风险偏好较低,所以更愿意配置偏稳健的资产。据他透露,“我也觉得回本无望,但目前没赎回是因为暂时不急着用钱”。

而网传的一份某机构针对客户大额赎回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个人资金需求占比达72%,其中,提及最多的前三大原因分别是清偿房贷、补充经营现金、业绩不佳或有下跌风险。

“业绩不好是原罪,亏了说再多、做再多也是治标不治本。”华北一位基金市场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说,有一些投资者是坚持很久,实在坚持不下去“割肉”的,这种情况肯定是受伤比较重,对信心打击一般都不小。

在他看来,市场持续震荡使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信心不足,会导致对风险相对较高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投资的谨慎和减少;而且近两年主动权益产品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部分资金也会求稳撤出转向相对稳健的产品中去,就像今年债券基金新发和规模都在持续增长。

前述头部基金人士表示,(投资者加速赎回)这种现象也在提醒基金公司,在经营管理中要根据新形势和新变化,做好流动性管理和头寸管理,稳妥应对基民行为的变化。

如何挽回基民信任

事实上,在近几年的业绩低谷下,公募行业正遭遇着业绩和口碑双双下滑的压力。如今更是逐渐突破越来越多投资者心理上的防线。从蜂拥入市到“割肉”逃离,基金公司该如何挽回投资者的信任?

“挽回基民信任的重中之重还是在产品业绩的提升,增加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获得感。”上述华北市场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基金产品不同于消费品,产品的销售完成意味着服务的刚刚开始,要将产品的售后服务与投教和陪伴并重,避免过往出现的重销售轻服务的情况。

他认为,基金公司应该要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响应和解决方案能力,加强投教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客户体验和陪伴,丰富服务场景,提升服务水平。“最终的目的都是争取提升投资者的持仓体验,努力提升投资的获得感。”

“权益投资方面,也鼓励在坚持长期投资逻辑框架基础上,在投资范围允许的范围内,争取把握阶段性机会,尽量为持有人争取收益,不过现在主要还是陪伴要赋予感受和心理层面的服务。”一位来自发力债基的基金公司的人士认为,无论是债基还是权益产品,归根结底要回到产品定位本身,在设计产品定位之初就考虑客户的体验与感受。

前述头部基金公司人士也有类似看法。他对第一财经说,“首先肯定是要聚焦于产品业绩本身,不断精进主动管理能力,提高业绩的稳定性,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现在)能做的是持之以恒做好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坚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理性地、战略地看待当前市场的波动和净值的下挫,避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给投资者的账户带来实亏。”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至诚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2024/09/01/24790.html

(0)
至诚财经网的头像至诚财经网
上一篇 2024 年 9 月 1 日 上午9:06
下一篇 2024 年 9 月 1 日 上午10:30

相关推荐

  • 览富资讯2024.9.10

    一、重要资讯 1.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9.2万辆和11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6%和3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8%。1至8月的数据同时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0.8万辆和70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7.5%。在出口方面,8月份,汽车出口51.1万辆…

    2024 年 9 月 11 日
    00
  • 辣评|深中通道正式开通!大湾区交通再升级(深中通道规划)

      6月30日上午,深中通道通车仪式在有着“海上风筝”之称的西人工岛举行,这条历尽7年艰辛建设的超级工程正式宣布通车,将于当天下午3时通车试运营。   深中通道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项目全长约24公里,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是世界首例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跨海集群工程,独创了多个世界领先技术。深中通道的建成…

    2024 年 7 月 18 日
    00
  • 全球简讯:马云高调回国,受到热烈欢迎,有人激动落泪,来去自由目的惹猜测

    马云,就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他早些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经过几年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知名度非常高的富翁。他的成功,也被很多网友津津乐道,他的失败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现在,马云时隔一百天,再次高调回到国内,他是不是要重新开始,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马云高调回国 7月10,据媒体报道称,已经一百天没有回国的马云回来了。7月6日,他从英国回来之后,现身杭州…

    2024 年 8 月 3 日
    00
  • 本周上市公司涨跌榜TOP20:北交所个股迎高光时刻;ST股风险仍高悬

    本周(7月15日-7月19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反弹趋势。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累计上涨0.37%,深证成指累计上涨0.56%,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49%。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创业板指的走势相对更强,部分题材股的表现也比较抢眼,包括无人驾驶、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板块。此外,ST股的风险仍然高悬,本周多只个股出现在跌幅榜上。 北交所个股强势霸榜 iFinD数据显…

    2024 年 8 月 2 日
    00
  • 今日看点 |国防部:中俄举行“海上联合-2024”联合演习(中俄海上联合军演2021地点)

    7月12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根据年度计划和中俄双方共识,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军队于7月上中旬在湛江附近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24”联合演习。此次联演旨在展示双方加强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能力,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24 年 8 月 1 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