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热评:城投为再融资“找钱”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严监管之下,城投平台如何突破再融资难题成为其转型的关键所在。在多位城投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趋向严格、市场环境变化、城投转型需求等因素,城投平台正在探索再融资路径。

某北方地区城投公司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城投只有‘找钱’才是出路,但无论是从监管来看还是从自身发展而言,找‘快钱’已经不是趋势,而是要通过制度约束、产业转型等多种方式去找长期稳定资金,继而能够畅通投资环节,实现良性发展。”

强投资中找资金

华西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一揽子化债方案”实施以来,城投债净融资显现缩量。此外,资管新规后,城投非标融资也呈现“缩水”趋势。其中,城投信托融资逐渐减少,2024年1月至5月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城投新增信托融资数量分别为3089笔、4046笔、2545笔。此外,2024年以来,城投新增信托融资数量也在下降,1月至5月,仅有12个省份新增信托融资,共计391笔,数量较2023年同期下降74%。在融资租赁方面,2024年以来新增数量也大幅减少。2024年1月至5月,有26个省份新增融资租赁,共计775笔,较2023年同期下降28%。

对此,华西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姜丹认为:“在资产和负债端收益倒挂的背景下,叠加新增资金的配置压力,市场当前最担忧的已不再是城投债的违约风险,而是再投资风险。”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城投公司面临四方面融资问题。一是新增融资渠道减少,其中包括部分城投公司根据监管要求只能借新还旧。同时,银行贷款额度也在逐步压缩,资金来源不断减少;二是对于从事传统业务的城投公司来说,代建项目进入还款高峰期,城投继续筹措资金进行还款;三是部分城投公司因为此前债务规模较大,致使偿付利息存在资金缺口;四是非标融资不断压降,城投以往的高成本“续命”资金不再继续。

不过,该业内人士同时表示,上述四点并非城投“悲观”的决定性原因,“以上因素主要基于从事传统业务,比如从事土地、地产、代建项目等业务的城投公司。随着城投公司不断实现业务转型,一方面不断压缩传统业务比例,以期减少新增债务。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新的业务,继而带来新的资金来偿还旧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为破解融资难,多地城投公司进行了重组、改组、新设平台公司,设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两类公司,通过重组评级增信、提高城投公司的融资能力。不过,多位城投公司负责人认为,与其强化城投的再融资能力,不如强化城投的投资能力,通过强投资实现强融资的理念得到普遍共识。

在安徽,省内多地城投公司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构建产业、实现营收。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安徽省城投公司股权投资产业方向主要是芯片、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内重点规划发展行业基本一致,大公国际公用一部研究员王蓓认为,这反映出安徽省城投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主要是配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引导产业发展。

除了城投转变业务方式外,当地政府也在转变服务理念。合肥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财政局通过出台基金管理系列政策,分类建立投资体系。同时,合肥市还出台了高强度股权投资激励引导政策,引进股权投资领域高层次人才,对私募基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的中小企业给予投资奖励和超额收益让利,对投资损失给予补偿。此外,财政局还免费提供基金落户办公场所,或给予房租补贴,加快构建专业化国际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为基金管理机构提供募、投、管、退全链条服务。

记者注意到,眼下多地都在上马股权投资。对此,王蓓提示,城投公司在推进股权投资时,亦应谨慎对待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第一,股权投资的回报率通常低于城投公司的资金成本,可能对城投企业自身效益形成反噬;第二,城投公司融资的期限通常短于股权投资周期,易导致收益期与还款期形成错配,可能造成资金流动性的紧张;第三,城投公司的投资方向易受地方政策和产业规划限制,可能会引入不符合地区发展需求的企业,面临投资失败的风险;第四,主要依靠政府业务起家的城投公司可能缺乏足够的投资经验,如果跨界进行股权投资,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因此,城投公司需持续提升投资运作能力,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确保股权投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一支熟悉市场规则、具备专业素养的投资管理团队,从而在支持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确保城投公司的健康稳健发展。

转向经营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城投公司对于再融资能力的强化,已经不单聚焦投融资本身,而是关系到城投的职能转变、身份转换等多方面内容。

在多位城投业内人士看来,城投行业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一方面,不能因为标准化融资监管趋向严格而选择“躺平”。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逐步剥离政府融资职能,而不去努力提升自身的主体信用。基于以上两点,对于城投公司来说,强化再融资能力就是对自身投融资机制的完善甚至重构。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城投公司对于融资思路的拓展,首先应该对经营理念进行转变,即从以往的工程型向经营型转变。江西一家城投公司分管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对于分管工作,我们以执行为主,而现在更多地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项目策划、规划及运筹管理。同时,城投身份也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一些城投公司正在逐渐整合优势资源,为市场主体服务,为城市建设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主要是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

除了经营理念的变化,2023年下半年至今,城投在经历发债“退潮”的同时,还经历了“更名潮”。2023年下半年,随着“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实施,城投市场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企查查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9月以来,更名为“产业投资”的相关国有城投公司超过200家。

对此,四川一家已经更名为“产投”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更名意味着全面的市场化运作,他进一步举例说:“以往我们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能更多依赖城投债、专项债等资金,但是我们现在也会寻找市场化融资,实现‘专项债资本金+市场化融资’的新融资格局,这是有政策可循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国发〔2019〕26号)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且必须是非债务资金,但可按有关规定将政府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机场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5%,其他基础设施项目为20%。其中,公路、铁路、城建等领域的补短板基础设施项目在符合相关条件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最低资本金比例,但下调不得超过5个百分点。对此,比如像时下比较热门的储气设施能源项目,我们通过吸纳民营资本融资,实现多方共赢。下一步,对于托幼、医疗、养老这些朝阳产业,我们已经考虑吸纳社会资本,充分发挥专项债券带动作用和金融机构市场化融资优势,依法合规推进专项债券支持的重大项目建设。”

(编辑:何莎莎 审核:朱紫云 校对:翟军)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至诚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2024/07/23/6676.html

(0)
至诚财经网的头像至诚财经网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3 日 上午5:31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23 日 上午5:31

相关推荐

  • 华山论见|多地国道恢复收费,更棘手的还在后面

    贸然重启国道收费,这种饮鸩止渴的举动,只会推高物流成本,长期来看也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内循环。 撰文丨熊志 国道,又要恢复收费了? 近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济南黄河大桥设置收费站的批复》,同意济南黄河大桥设置收费站,收费期限长达25年,具体收费标准和起止时间由省政府有关部门核定后另行公布执行。 济南黄河大桥位于104国道上,设置收费站的消息一…

    2024 年 9 月 18 日
    00
  • 中国造船产量是如何达到全球第一的?

      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全球第一!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分别是50.2%、66.6%和55.0%,首次全部超过50%。 从2010年至今,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已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在2023年是全球主要造船国中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   中国船舶工业不仅在规模上…

    2024 年 7 月 25 日
    00
  • 槽头肉、假茅台、假牛肉卷后,疯狂小杨哥又陷入月饼门,月销5000万元的香港月饼不在香港销售,产地是广州、佛山?监管回应

    金融界9月15日消息 被曝卖槽头肉做的梅菜扣肉、假茅台、假牛肉卷后,“三只羊”再次站上风口浪尖,这次是因小杨哥以及三只羊旗下主播力推的香港美诚月饼涉嫌虚假宣传。 对此,合肥市场监管最新回应称:“最近这个问题市民反馈比较多,我们非常重视,已经在第一时间反馈到责任单位处,现在正在办理中,目前暂未收到责任单位给的答复结果。”当被问到具体责任单位时,工作人员表示,相…

    2024 年 9 月 18 日
    00
  • 靠母公司奶大的讯飞医疗 能否撑起84亿元高估值?

    《投资者网》张静懿 近期,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讯飞医疗/公司)于港交所更新了上市申请书。 同时,科大讯飞披露公告显示,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讯飞医疗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讯飞医疗拟发行不超过2310.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科大讯飞分拆上市计划筹划多年,但整体进程较为缓…

    2024 年 9 月 4 日
    00
  • 金融外行谈金融(三)人民币与美元的地位

    注:原文发布于2021年 我对人民币取代美元之事持怀疑态度。我怀疑的不是中国是否有能力(我认为从中长期看几乎肯定有),我怀疑的是中国是否应该追求这件事。 1 中国从美国投共中可以获取的利益远远超过人民币取代美元之事带来的利益。 2 如果希望美国投共,那么中国长期维护美元主体货币地位可能是中国能开出的最诱人筹码。 3 即使美国不投共,哪怕仅仅考虑到核安全,中国…

    2024 年 9 月 18 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